![]() 日志正文
|
||
洪泽湖大堤 2014年6月,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,洪泽湖大堤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。(洪泽湖大堤是大运河申遗的一部分) 洪泽湖大堤,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(200年),距今1814年。陈登始筑,初为土堤,古称高家堰、捍淮堰等,唐时增筑唐堰,在现周桥一带。汉魏隋唐时期的洪泽湖大堤,它的主要功能是捍淮、屯田。 洪泽湖大堤是中国古代水利规划、坝工技术在18世纪前领先世界的重要历史见证。洪泽湖大堤的重要功能在汉魏隋唐宋元时期促进了区域的农业发展;明清以来洪泽湖大堤是清口枢纽的重要水利设施;现在,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2000多万人口,3000万亩农田和10多座中小城市的安全屏障;未来洪泽湖大堤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还将发挥着保障作用。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亲自主持淮河治理1951-1959进行一次捡修,1965-1969又一次进行加固。1976唐山大地震后进行第三次大修清除各种隐患,几经复修加固,经历汛期、特大洪水考验,依然稳如泰山,坚如盘石。 它始建于东汉,扩建于明清,完建于当代。1800余年来,巍然屹立,固若金汤,被誉为“水上长城”。洪泽湖大堤是先民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存,它还将与水相生、与人相生;与水共存、与人共存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